煮饭的周末,突然嘴馋的下午,对美食无比渴望的深夜,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一个外卖APP,美食总能自动送上门。然而,这些“自动送上门”的美食,用料、新鲜程度如何,谁人来监管,出问题谁来负责?近日,市民刘小姐通过团购订餐,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问题。
8月25日,市民刘小姐通过某团购网站的外卖频道,点了一份西多士和一杯奶茶。外卖送到后,刘小姐发现西多士味道不对,仔细一看,咬开的西多士上有不少黑色斑点,疑似发霉。刘小姐不敢再吃这份食物,并拍照上传到团购网站的评论区维权,但商家没有任何回应,维权不了了之。
其实,外卖并非新生事物,只是随着互联网时代订餐的方便快捷而被迅速“发扬光大”。但在外卖为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外卖”的食品质量不合格,消费者的维权意识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为此,零妹随机采访了30位网友,了解他们在外卖订餐中遇到的问题和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网友曾通过网络平台叫外卖,主要是美团网、饿了么、大众点评网这三个网络订餐平台。有2位受访网友表示会跳过平台,直接打电话到店内点外卖,或通过微信向朋友圈的私人作坊直接点餐。
通过网络平台点餐的网友当中,点餐次数不多的网友普遍表示没有遇到过食品质量问题,但点餐次数较多的网友就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外卖问题,例如送错单、送漏食品等。不少多次在外卖网站点餐的网友发现,外卖餐给的肉料和青菜都比到店堂食要少。但这些问题还不算严重,有4位网友明确表示遭遇过过期外卖食品,或是在食物里发现异物。
零妹在采访中发现,遇到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时,大多数受访网友的维权意识不强,一般只是到订餐平台的评论区给差评,等商家回馈,或者打电话给商家投诉,但这种做法效果不明显。这部分网友大多知道外卖网站有投诉平台,但很少有人去投诉。也有网友表示可拨打12315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进行投诉。
受访网友中也有维权成功的例子。网友陈小姐曾通过外卖网点餐,却收到发霉食品。陈小姐立即打去外卖网进行投诉,得到的回复是外卖平台会进行调查,却再没有下文了。陈小姐致电梧州市工商局咨询,得知这种情况可得到产品价格五到十倍的赔偿。后经过陈小姐的维权,商家赔了陈小姐食物价钱5倍的赔偿。
除了陈小姐的成功案例,大多受访网友表示,为了避免遭遇问题食品,他们一般只选择自己熟知的餐饮店叫外卖,或者减少通过网络叫外卖的情况。
零妹从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市民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可拨打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正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会立即回答投诉市民是否受理投诉。受理成功后,将按餐饮店实体店所在位置,安排城区食药监局稽查人员到店检查,发现商家存在食品质量问题或证照不全,再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经营饮食行业必须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而这个证明只对实体经营场所进行条件审核。另外,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各城区食药监局会对辖区内进驻外卖网站的实体餐饮店定期检查,市民遇到外卖食品质量问题时,应注意保存证据,并拨打12331投诉电话举报。
Copyright © 9992019银河国际注册_欢迎您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